你知道吗?最近国内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可是热闹非凡呢!这不,我刚刚从最新的行业资讯里挖到了一大堆有趣的信息,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。区块链,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,如今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,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内标准化工作的辛勤付出。
标准化之路:从无到有,从点到面

还记得2016年吗?那一年,国内诸多机构开始着手区块链标准的立项工作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如今国内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据中国信通院整理统计,截至2023年底,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累计发布区块链领域技术标准209项,其中包括国家标准3项、行业标准8项、团体标准167项和地方标准31项。
这可不是小数目哦!在这些标准中,团体标准最为活跃,占比高达80%,涵盖了术语规范、技术规范、安全、性能指标、互操作、智能合约、行业应用等众多领域。可以说,国内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已经从无到有,从点到面,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:规模化应用成效初显

你知道吗,我国区块链产业基础设施规模化应用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了!据不完全统计,多数国内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在部署多条底层链的情况下,共识节点总数达到20个以上;部分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的节点规模已达到60个以上,管理运维的复杂性明显提升。
这背后,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。近年来,多地省、市两级政府面向数据共享、资源管理等公共服务共性需求,加快探索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,统一承载相关应用,提升区块链技术平台和应用的管理效能。截至2023年年底,全国范围内已有十余个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
行业发展前景:未来可期

那么,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未来会如何发展呢?短期来看,国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持态度不会改变,区块链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。因此,产业各方应保持战略定力,稳步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。
中期来看,随着“数据二十条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,区块链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数据权利分置导向,推动数据要素可靠、可信、安全流转,有望在数据确权、交易、流通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价值。
长期来看,Web3.0、元宇宙等新兴产业正快速发展,区块链作为其关键底层支撑技术,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展、技术渗透率持续强化、应用成熟度稳步提升,有望为Web3.0、元宇宙等新理念提供先行先试的创新载体,探索形成可体验、可感知的新模式、新业态。
专家观点: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
那么,区块链技术本身又有哪些发展呢?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观点。
李鸣博士,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副研究员、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,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瞩目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全球各大主流机构都在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上有了突破的进展。零知识证明、闪电网络、状态通道等区块链第二层网络协议的出现,极大的提高了可扩展性、效率和安全性。跨链桥、中继链、哈希锁、安全多方技术等技术,解决了互操作性问题。
同时,区块链与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,加速了分布式基础设施的建设,为基于区块链的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支撑。而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,新的应用和业态不断涌现。通过智能合约的应用,传统业务流程得到了优化,数据共享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。
国家标准征集:推动产业健康发展
让我们来看看国家标准征集的情况。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590)正在征集《分布式身份系统技术要求》等3项区块链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。这些标准的制定,将有助于统一产业认识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。
征集范围包括可以对外提供区块链服务的企业、区块链系统和平台,不限领域;分布式账本技术、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(DID)系统、可验证凭证(VC)系统、隐私保护技术(如零知识证明)等相关产品。
国内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,未来发展前景可期。让我们一起期待,区块链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吧!
网友评论